尊敬的各位院领导、各位老师同事、各位同学:
大家下午好!
非常荣幸,今年能够代表2020级新生的班主任老师做一个发言。这也是我进入法学院任教以来,第二次担任本科生新生的班主任,第一次正是在我2013年刚刚从法院转入法学院任教的第一年。回顾这几年自己在教学、科研和人生上的小小感受,以新生班主任这个定位,我想和各位同学分享几个关键词,作为我今天发言的主要内容。
我想,大家在开始新的生活之时,回顾过往,有两个词不得不提:那就是祝贺和感谢。
首先当然是祝贺!祝贺大家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顺利考入了苏州大学这一具有丰厚人文底蕴、雄厚的科研基础的高校,祝贺大家开始成为“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这一校训的传承者,更祝贺大家加入我们王健法学院大家庭成为崇尚公平、正义、至善的法治精神的追随者和践行者。从此,大家看待问题的角度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会变得更为开阔、客观,具有纵深感的同时又兼具大格局,具有理性分析的同时又不失人文的情怀。当然除了刚才说的这些高大上的收益,大家还会感受到很多和自身息息相关的福利:比如说可以耳根清净不再听爸爸妈妈重复再叁的唠叨了、可以不用再在纷繁复杂的题库中刷题了、可以自由的支配自己的时间了(包括刷视频、打游戏了)、可以周末去姑苏古城里特色小巷晃悠、拍照、上图了———是的,要祝贺大家,经过十二年的苦读,大家终于自由了!
第二个词就是感谢。首先要感谢各位的父母,含辛茹苦的将大家不但养育成人更是培育成了优秀的学子,送到了我们法学院来。今年教师节,我在我家孩子所在班级的家长群里看到了一个帖子,说到今天我们要祝所有“无证上岗”的家庭教师们教师节快乐!她们是中国最大的教师群体,分布在全国的各个家庭,自从有了孩子后就被迫进入了教师行业。没有教师资格证却实战经验丰富。教师工资为0,却要倒贴巨款。每天只教一个孩子,但每天处于崩溃的边缘。更重要的是,她们全年无休!这个帖子发出来后,群里好多妈妈说泪奔!父母付出的心血,可能只有在大家真正自己做了父母才能深切的体会到。其次,当然要感谢大家此前小学、初中、高中的老师们,包括大家在幼儿园的老师们,为大家在高等学府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学习基础和优秀的学习习惯。当然,最终要感谢的,是各位自己。因为我自己有正在读初中的孩子,所以我清晰的知道大家在初中、高中阶段承受的学业压力,也很清晰的知道为了获取更好的高等教育的机会而竞争的激烈,没有十几年咬紧牙关、坚持不懈的努力,大家不可能今天坐在这里,当然也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听我唠叨,所以,感谢自己,从没有放弃努力,过去没有,未来更不会!
接下来大家要开展一段新的征程,作为班主任,我想继续用几个词语来概括我个人觉得重要的关键点,这些点我觉得在生活和专业学习上都很适用,所以请允许我再占用大家几分钟的时间,继续唠叨一下。
第一个词是“开放”。这个是专指心态上的,不是行为上的哈!从生活上而言,在大家我们会和同学、老师、各种法律职业者、社会各个层次有更多的交集。我们应该有一个开放的心态,观察各种多样性,感受世界的不同。我们经常会有预期、有预设,但不一定就是事情的实际样态,抛开预期,融入当下,才是真正的新的开始!从专业学习角度而言,我们要抛开之前学习或是经历中的各种“前见”,全身心的投入一个崭新的学科体系进行学习。法学院的各位资深的、既具有深厚理论基础又具有丰富司法实践的老师们,会为大家展现法学基础理论和几十年部门法的机理、原则、价值追寻和制度设计,看看他们是如何产生的,是如何经历历史长河的发展而变化的,又是如何回应当下社会的各种需求的。所以,抛开前见,抛开自己以往的主观预设,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接下来的生活和学习吧!
第二个词是“包容”。在生活方面,学习去包容不同、包容冲突、包容多样性。试着去体会和理解各种事情,哪怕这些事情是我们内心中不愿意去接受或是不喜欢的。其实,成长,最关键的是我们的内心的丰富、坚强和坚定,而这一过程其实他人能够帮到的很少,主要是靠自己。在专业学习方面,包容更是意味着专业的融合、合作和广阔的人文社科视野。这也是近现代法律发展的一个重要态势。比如经济法学,因为主要涉及市场的监管,会吸收很多经济学、社会学甚至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又比如我所研究的破产法学,将实体与程序、合同法、担保法、劳动法、税法、甚至行政法、刑法等问题都予以了融合。这就意味着我们,在专业学习方面不能仅仅限于制度的学习和研究,要对法学背后的基础理论、哲学价值理念、各个人人社会科学都进行关注和思考,包容、协调和融入法学的学习中,
第叁个词是“求真”。在生活方面,我们要在自己坚持的原则和包容多样性之间有一个平衡,既不放弃自己坚持的理念、价值和原则,又不去苛求将自己的理念和价值改变他人、甚至强加于他人。既不放弃自己的恪守,又能够尊重他人的选择。在专业学习方面,对于学到的知识,更要保持自己的思考、探索、进而进行深入的研究,不能再像初中和高中那样侧重于知识的掌握,而是要通过上面的过程,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智慧。我记得我在法学本科学习的第一年,法理老师就就推荐了博登海默的《法理学、法哲学和法律方法》一书,当时我在书的内页上手抄了一首小诗,结尾是这样写的:只要有恒心可以使你达到目的,只有博学可以使你明辨世事,真理往往藏在事物的深底。所以,不要让自己懒惰的安心于一个浅显的、似乎共识的答案,让我们保持觉知、保持反思、去不断探寻求真吧!
第四个词是“利他”,即帮助他人、利益他人。在生活中,在其他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俗语有说,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大家都可以体会到,时刻考虑自己的人,并不一定会很快乐,因为把自己所有的心思局限在了自我小小的圈子里。相反能够帮助他人,其实我们内心是真正快乐的。帮助他人是为了成长我们自己的内心,而不要潜意识里去期待他人的赞美或是感激。帮助他人,也需要智慧的抉择最适当、最有效的方法,不能只是凭直觉、凭感性、凭冲动。在专业学习上更是如此。我们努力追求和发展的法治,不单单是为了保护好自己,更要为社会芸芸大众的福祉而努力。真正的法律,是有温度、生动的、鲜活的,是抽象公平正义的实现者。真正的法律人,有责任感、有正义观、也有承担心,愿意为了普罗大众的利益而努力!而我们,正是其中的一员!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文中曾说,Education is a tree shaking a tree, a cloud to promote a cloud, a soul awaken another soul.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今天,我们在法学院的大讲堂里祝贺大家迈入法学殿堂的大门,希望四年后从法学院毕业之时,大家能够具备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稳重贤善的人格、积极乐观的内心,洋溢着幸福开朗的笑容,充分践行“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校训,无愧我们在法学院四年的时光、无愧于我们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