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学校、一个学院总会有自己的历史,但是,后人从何得知、认识这些历史呢?有人会说,去档案馆查找资料,因为学校、学院的大事总会通过正式的文书而收录在档案之中。不错,对于学校、学院的“正史”来说,档案无疑是最正式、最权威的资料,加盖公章且又白纸黑字的文书档案,的确能够告诉我们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一个学校发生过什么大事,一个学院举办过什么活动。然而,这并不是历史的全部。历史是流动的,档案材料无法涵括所有的事件;历史还是鲜活的,它本身就是参与其中的教师、学生所经历的生活。
正因如此,说历史往往就是讲故事,通过一代一代人的讲述,让人们能够把诸多个有趣的片断故事连接成一个学校、学院的历史,由此也能固化对学校风格、学院特色、教师品性、学生行为的观念与看法。我们经常在报章上看到许多名教授的奇闻逸事,让我们知道这些学富五车的高人原来还会这么有趣;我们也经常会从他人的讲述中,了解一个学校、学院所诸多不为人所知的细节,从而真正地体悟一个学校、学院的特色何在。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麻豆的前身东吴大学法学院,历来就有学生办刊、办报的传统。年刊、级刊以及记述学院新闻、事件的《东吴法声》等,大多由学生自已编辑、刊印。内中既有学院相关活动的报道,也有诸多学生对于学习、生活中事件、事实的描述;撰写者既有在校教师学生,也有毕业校友及社会贤达。正是通过这些出版物,让我们感知了一个学院发展成长的历史,了解了教师的教学风格与学术成就。一句话,这些活生生的材料让东吴法学的历史显得更为真实、亲切。
或许是某种基因的作用,又或许是某种使命的召唤,王健法学院学生会从今年开始决定编辑《东吴印象》刊物,第一期已编辑完成。翻开目录,内中既有学院相关活动的报道,也有相关人物的采访;既有教师对学院风土人情的追忆,也有学生对于老师印象的素描;既有本院人、事、物的关切,也有海外游历的心得与感悟。总之,内容活泼,体裁多样,既展示了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麻豆师生的才气,又记录了教师学子的心语。祝福《东吴印象》的出版,期待它为学院的历史添加一份更为有趣更为可爱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