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的“四个对于”
——教师代表方潇教授在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麻豆2018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是个有点特别的日子,因为今天是教师节。虽然很多人反对把9月10日作为教师节,而应当把具有浓厚传统文化气息的孔子诞辰日(公元前551年9月28日)作为节日,这个争论从2004年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以提案方式开始,一直到今天思想界文化界都在呼吁改动,但不管怎样,在9月10日现有的这样一个立意要尊师重教的节日里,举行一个新生的开学典礼,还是具有特别的意义。某种意义上说,从今天开始,我们各位新同学迎来了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我们教师的教育和陪伴下,开始人生中崭新的一页。作为教师代表,我真心祝贺你们的成功,热烈欢迎你们的到来,成为我们王健法学院大家庭中的一员!
看到同学们一张张年轻乃至有些稚嫩的脸,我不禁想到了我的儿子,他今年刚大学本科毕业,不久也就要去读研了。这表明,我已完全有资格成为各位同学的父辈人物了,在我看来,你们就像我的孩子一样。就像“婚姻不是一种知识,而更是一种经验”一样,作为你们的长辈,作为从教大学课堂20年的老资格教师,我有过太多对学生们在大学期间得失成败、冷暖甘苦的观察、交流和总结,院领导让我作为教师代表发个言,我很高兴地答应了。说实话,我不是一个幽默的人,但请相信,我是个很真诚的人。下面我就想从学习、生活、困境、担当等四个方面,谈点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对于学习
我觉得,各位新同学,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在你四年或叁年或两年的学习生涯中,尽量甚至一定要有个基本的规划,规划一下你自己在求学期间想取得哪些应当可以实现的阶段性目标以及最终目标。在这个基本规划之下,然后为自己设定每周甚至每天的具体学习计划,并坚持下去。我想,只要有准备有计划地学习,你的阶段性和最终性目标都将会一一实现。没错,机会肯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们很多同学,进校后根本没有什么想法,每天只是被动地按着课表上上课而已,并信奉所谓“车到山前必有路”此类说法,殊不知你车到山前时,往往已是悬崖,无路可走,即使有路也是被有准备的人抢先占了。因此,我们新同学要有一个学习规划不是无所谓的,而是很有所谓的!这其实涉及到你的人生理想,而人是需要理想指引的!
前些天我看到微信平台上传播一篇文章,题目是《写给大学新生的话》,这篇文章有一个核心观点,就是说:大学不是用来学知识的,而是用来给社会分层的,大学文凭只是一张社会阶层通行证。这个观点其实极其荒谬,因为它歪曲了体和用的关系,颠倒了因和果的逻辑,是将中国当代某些扭曲现象当成正常现象在肯定在追求!这是一种新的“读书无用论”,我们同学一定要明辨是非。实际上,大学期间正是一个人好好读书、好好学习的最佳时间和空间之所在,你只有充足了电,才能够真正自信地踏上社会的征程。当然,大学不同于中学小学,中学小学的老师会无时无刻地监督着你,你的父母也无时无刻地家管束着你,但是大学不同,你有很多的自由时间和空间,读书学习主要靠的是自觉,而不是他律。有人说,大学就是一个大熔炉。那么五湖四海的同学通过高考、通过研考,进入这个大熔炉,最终结果会怎样?虽说大家都是在同一起跑线,但不一定每个人都能顺利或骄傲地冲到终点。有人成为龙成为凤,而有的人却可能成为蚯蚓成为虫,成为扶不起的阿斗,只有对那些学习大神们羡慕忌妒恨的份,只有空悲切的份。这个里面其实有个关键问题,就是对自己大学几年有没有进行一个学习规划?有没有坚持下去?有没有自觉去学习?可以说,对我们所有的同学来说,努力学习、自觉学习就是最强最大的王道!
在大学期间,我们同学要认真学习,还在于我们王健法学院有着东吴大学法学院历史文化及资源的历史召唤,还更在于我们王健法学院有着一支十分优秀的师资队伍,很多教师全国知名、着名乃至顶尖,他们学识渊博、思想敏锐、科研能力强、授课水平高,真的值得我们同学好好学习和交流。此外,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由于大学课堂与中学课堂的差异,我们本科同学也要适时转换学习方式和思维。可以说,大学课堂是个充满思辨以及学术相对自由的公共空间,也是我们教师展现其思想观点的魅力空间。
在教室这个小小空间里,你可领略到我们每位老师的各自丰采,只要你认真听讲认真学习,你就会收获多多。也希望同学们发挥主体性,韩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但要达到这样的理性和独立思考,你的认真学习、快乐读书就是一个重要前提,相信大家最后定能青出于蓝。
二、对于生活
除了学习外,其次就是大学生活了。生活的内容是很丰富的,也是多元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性、生活方式,以及背后的生活理念。对作为在校的大学生来说,我个人比较倾向于要有一种相对朴素的生活格调。当然,这个相对朴素的生活格调没有固定的标准,而是根据每个同学的家境和自身情况而定。但是无论怎样,你不能去攀比,更不能无视你的家庭能力追求优越和舒适,讲究奢侈和铺张。有些同学为了生活潇洒、为了脸面攀比,总是向自己的父母伸手要钱,甚至编造种种理由让父母给钱供自己挥霍,有时还会威胁自己的父母,这真是悲哀!实际上,很多同学的父母工作收入不高,但可怜天下父母心,能供养你读书已属不易,你怎么还忍心欺骗父母、威胁父母?对这种不体谅父母乃至不孝的行为,受自己专业的影响,我是十分痛恨的!我们同学一定要明白这一点:你进入大学,主要目的是学习学习再学习,而不是享受生活!
大学生活中,我们很多同学可能还会遭遇所谓的爱情。有人说:大学期间不谈一次恋爱,是很可惜的。而我想说的是:大学期间随便或刻意去谈一次或几次恋爱,则是很危险的!或许对男生来说,大学期间体验一下恋爱可能没什么,甚至可能还占了大便宜,但是对于女生来说,你的随便或者刻意体验,很可能会把你全输光。虽然今天倡导男女平等,但社会对男女身心予以评价的价值观上仍然存在重大差别,这是现实。因此,我们不必刻意去追求、更不必随意去遭遇一段感情或者爱情。事实上,在大学期间,我个人并不鼓励同学去谈恋爱,因为你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爱情、学习双丰收的事,实在是凤毛麟角。当然,如果相信一切都是缘分的话,缘分到了,那就认认真真地谈。但倘若游戏感情,随意为之,势必害人害己!
大学生活中,还有一些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在虚拟空间中迷失了自我,结果既严重影响学业,同时又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真值得我们同学引以为诫!
此外,日常生活中还涉及到很多的规则问题,像食堂中的排队、路口红绿灯的等候等等,都能体现出对一个人素养的检验。作为法学专业的学生,我们更需要有较强的规则意识,而不是你一方面对别人的违规违法行为慷慨激昂,另一方面却找种种理由放纵自己不守规则。
还有我们同学一定要培养有起码的文明礼貌,尊敬师长,尊重他人;要富有爱心,乐于助人;等等这些,虽然都是细节,但却是我们同学大学生活中品质的点滴反映。
叁、对于困境
大学期间,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遇上困难、陷入困境,甚至伤心痛苦的事,这时候该怎么办?千万不要由此而低沉和悲观,而是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冷静和理性地分析原因,多问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是什么原因让自己陷入困境?除了其他原因外,更多地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总去怨天尤人。此外,面对困境,我们同学还需要培养一种坚强的意志力,跌倒了爬起来,失败了再来,而千万不能在困境下妄自菲薄、自轻自贱,破罐子破摔,如果这样,那是一种极大悲哀,因为这样,你的人生就在相对简单纯洁的学校生涯中就断崖似地发生转折了,你又如何去迎接更为复杂的社会江湖的挑战!因此,请你们一定要勇敢地面对,坚强地挺过去,才是天理王道,才是硬道理。我的童年、少年甚至青年,就充满了种种挫折,甚至很多苦难的折磨,但是我挺过来了,那些苦难和挫折不仅没有把我压垮,反而成了我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塑造着我的成长,推动着我的成熟,鞭策着我的进步。
我希望我们的同学一定要有自信、自尊、自爱、自强,在困境逆境中,希望我们每个同学都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面对困境时,请让我们微笑吧!就像我们每个人无法决定自己生来的长相外貌,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决定自己面部的表情一样,微笑是人际关系的通行证,也是你面对困境时内心成为强大的一剂良药。当然,如果面对困境,你自身无法抗压或者超越,希望你务必打开心扉,务必要和父母、老师或同学沟通,在他人或大家的帮助下,你往往就会走出困境。
当然,困境和逆境也并不是一无是处,某种意义看,它真的是你人生中的一笔可遇不可求的宝贵财富。可以说,一个人惟有经历过磨难,才能够真正强大起来,思想才能够真正深刻起来。因此,亲爱的同学们,坦然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境吧!
四、对于担当
我觉得,各位同学要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身份,我们是法学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因为是法学专业,在今天这个急切需要依法治国的国家和社会中,相比于其他专业,我们的同学更需要有一种“法治使命感”的责任和担当。因此,作为法学专业的学生,我们同学在课堂学习和理论学习之外,更需要学以致用,关注社会现实,用我们所学的法学知识积极地去影响社会,或参与到社会的法律实践中去检验所学的知识。因为法学是一门追求“公正良知”之学,我们同学需要拥有一种像顾炎武所说那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和担当,要敢于用法律武器批判现实的种种不公和腐败。我们同学要有时代参与感,要有推动国家和社会进步的某种起码的激情,而不是在社会不公和各种腐败面前,无动于衷,保持沉默,甚至信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俗话说“沉默是金”,但沉默有时更是种悲哀,是对邪恶的纵容,最终是自身的悲剧。在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镌刻着德国新教牧师马丁留下发人深省的短诗:“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犹太人……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因此人是需要精神和担当的,而年轻人则更是需要有点激情的。当年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为主体的不就是那些忧国忧民的富有激情的年轻大学生吗?而正是五四运动,使得中国近代的历程有了巨大的转折,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如果没有五四,没有年轻大学生们的激情,中国历史会怎样?
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是要我们同学动不动就激情四射,那样似乎也与我们法律人应有的理性和冷静不合,我们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事实上,我们同学的激情是:在面对现实社会中特别是发生在你身边的腐败、不公和冤屈时,我们同学不应当保持沉默,而是要积极地有所作为,用法律人的理性去进行批判、干预、诉求或援助。实际上,我们法学院有很多同学在这方面表现突出,像有位女同学状告苏州轨道交通公司一卡通最低金额案就是上半年发生的,虽然此案目前还没有结果,但这个法律行动的本身,则折射出我们同学的正义担当和追求;还有我们法学院以学生作为主体的法律援助中心,更是积极应对社会需求,做了许多法律援助的工作;还有我们同学的一些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等,都做得很好!
我觉得法学专业的同学一定要有某种责任和担当,并不否认一个人为自己利益着想,因为这其实也很正常,但是我们千万不能纯粹功利主义、精致利己主义、全身麻木主义。现在高校很多学生功利心太重,一切都是为了自己利益,甚至损人利己;有些就连庄严神圣的入党也被功利化了,只为党票而不是信仰。其实这是国家不幸、民族不幸、大学不幸。现实中还有所谓的搭便车主义。自己不想有任何付出,但又想得到某种利益,于是总想搭别人便车以不劳而获。我自己若干年前曾做一个小区的业委会主任,当时小区业主们觉得我是法学老师,就鼓动我牵头成立业委会,结果从业委会的发起到成立和运作,基本上是我一个人在艰难战斗。这倒也罢了,而特别是后来为小区公益进行维权的时候,由于事情繁杂,我请一些业主去承担一点工作,结果他们个个都找借口拒绝了,甚至连业委会中的若干委员也如此。这令我十分郁闷,也让我特别感慨!有如此缺少责任和担当的业主,这个小区的安全和卫生环境会搞好吗?后来我愤然辞职,业委会主任也没人想干,结果这个好不容易成立的业委会解体,而我也终于离开了这个不争气的小区。这个事情让我好长时间不能释怀,缺少责任和担当,真的是件十分悲哀的事情!
因此希望我们同学要有所担当,不要总以为自己很渺小,但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有所担当,有所激情,从我们身边的法治问题做起,就能点滴推动中国的法治进程。而大学期间你形成的正义激情和担当,也必然会塑就你作为法律人的品格,为你毕业后走向社会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会影响至深!
各位新同学,我絮絮叨叨这么多,请不要厌烦,这是一个父辈级别的师长对你们的期望。“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这句苏大校训虽然针对的是整个苏大人,但在我看来,更应该成为我们法学专业人的座右铭和精神追求!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