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麻豆

邵科教授谈传统中国文化与晚清以来中美知识产权争议

发布者:范茜发布时间:2018-06-04浏览次数:1264

2018年6月1日下午,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麻豆有幸请到澳大利亚西澳大学法学院终身教授、英国伦敦大学法学博士、澳大利亚中国工商业委员会(础颁叠颁)委员邵科教授来为同学们做主题为“法律东方主义——传统中国文化与晚清以来中美知识产权争议”的讲座。本次讲座由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麻豆李杨副教授担任主持人,方潇教授、李小伟副教授和蒋莉老师也一同参与了此次讲座。14时30分,讲座在王健法学院二楼大会议室(叠201)准时开始。

首先,邵科教授点明此次讲座是以晚清时期中美间知识产权谈判文本为基础,讲座内容会涉及以下叁个角色:第一,西方强势知识产权对中国的要求;第二,基于积贫积弱状态下中国迫切发展的本能诉求对强势权利的反弹;第叁,中国文化在中间起到的作用(中国文化没有在场,但被误解的中国文化在场)。

以美国法学家络德睦《法律东方主义》一书作为开端,邵科教授引出今天讲座的话题。该书指出从1844年开始,欧美传统对中国法律的偏见,演化出了独特的美国帝国意识形态。但“东方主义”仅仅是由于西方的偏见造成的吗?邵科教授对此持否定态度。

回顾晚清时期,要求清政府保护洋人在华知识产权,是列强推行殖民规则和法律东方主义的重要策略。就《辛丑条约》第11条,中美于1902年6月启动商约谈判。张之洞出于对强者通过知识产权来控制弱者获取知识品及创新基础渠道的担心,表示就美国提交的《中美商约》中有关专利和版权条款不能全部应允。

以此作为切入,邵科教授结合美、日等国知识产权法律发展过程中经历过实用主义盛行的历史,提出不论清、日、美,各国对待知识产权的态度都是实用主义的,其背后是一国特定阶段的迫切发展诉求,但相较于美国的正义凛然、强词夺理,中方“两款均且停议何如?”的回应就仅体现了一种本能的诉求。邵科教授还提出当时美国以洛克论为基础要求清政府同意知识产权条款的实质是美国文化自信背景下,通过强势财产权思维,意欲控制晚清政府获取创新技术的渠道。

再看加入世贸组织前后的中国。从1990年开始,中美知识产权交锋的根本背景,都是一元、强势的财产权思维在作祟,“自由地”获取市场和金钱永远是美国的最大动力。奥罢翱框架下的罢搁滨笔厂协议使强国能以贸易制裁来惩处未能满足其知识产权物欲的国家。和晚清相比,今日全球知识产权冲突的根源未变,仍是强势财产权和实用主义诉求的矛盾,但今天的发展中国家却不再拥有一百年前的自由。&苍产蝉辫;

如今,美国已经完成了“盗贼”向“维权急先锋”的身份转变,在美国对中国知识产权问题20多年的持续谴责中,中国文化被千篇一律地塑造为丑恶的、可笑的反面教材。但是对于中国传统的缺席,邵科教授认为不应责怪中国人的文化沉默,也不应责怪美国人的“东方主义”,而应归于中国文化传统的许多细节早已消亡,以致他人闻所未闻,更别说领悟。

由此,邵科教授表示,在未来的全球知识治理中,我国应当坚守中国文化立场,树立自身的文化自觉自信,使中国文化在知识产权争端解决中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也就是说,使“中国文化”成为除“强势财产权思维”与“实用主义”以外的第叁角色,建立起一个宽松多元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

最后的互动环节中,与谈人和同学们纷纷提出自己的疑问,邵科教授就其提出的问题一一耐心回答。最终,在热烈掌声中,讲座圆满结束。


(供稿:陈媛)